從媒體認識英小
日期: 25/05/2023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的小六學生黃珞珈,憑著努力不懈的讀書態度,在首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已獲英皇書院取錄。成績一向名列前茅的他,在音樂上也獲得不少成就,年紀輕輕已被獲邀到美國演奏鋼琴。」
原文:https://topick.hket.com/article/3792855
恭喜我校陳甘樺老師勝出第二屆「十大最『美』教師選舉」
希望她的教學道路上,能夠繼續讓每一位學生成為有溫度的人,讓每一位學生都被看見。
原文:「十大最『美』教師」陳甘樺 : 讓每個學生都被看見 成為有溫度的人
陳甘樺老師獲<新城教育>訪問得獎感受
教育局為推動STEAM教育,於2022年底推行「加強高小科學與科技學習」先導計劃,以探討未來於高小設立「科學科」的可行性。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作為計劃的參與學校之一,會與課程發展處人員協作,增潤常識科中有關科學與科技的教學內容並開展試教、加強在職教師培訓及提供相關的學與教資源,另外亦會開放課堂給其他核心學校和網絡學校。參與訪問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團隊成員包括屈嘉曼校長、鄭愛遠副校長、余朗源主任、顏正朗老師及張雄高老師。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學校推行「能力導向課程」,小班教學真正實踐因材施教 ,70%學生升讀著名英中,例如英皇書院、皇仁書院、英華女書院等。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畢業生約70%學生獲派以英語為教學語言(EMI)中學,約88%學生獲派以英語為教學語言(EMI)及開設英語班中學。獲派中學包括英皇書院、皇仁書院、聖保祿學校、英華女學校、聖若瑟書院、港大同學會書院等,成績十分理想。
學校獲電視台VIUTV邀請拍攝節目《返學啦老豆》,一連五集中同學們有幸和節目主持陳子豐先生一起上課,感受英小的不同亮點。感謝節目中用「高科技前瞻教學」、「夢寐以求讓子女入讀的上環名校」形容我校。
第一集介紹了學校的「親子早會」、「護檯計劃」和「STEAM課程」。
「親子早會」逢星期一舉行,目的是打開校門讓家長走進校園,與子女一同參與親子閱讀、棋類活動及運動項目等,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子女在學校的生活。
「護檯計劃」目的是培育每一個英小孩子愛護和珍惜資源,書桌會由一年級一直跟隨學生到六年級畢業。
「STEAM課程」學校由2015年開始推行,2018年開始更加入A.I.人工智能,讓學生可以接觸全新的科技,配合未來社會所需。
第二集介紹了「元宇宙體驗活動」和「電子學習」的發展,體驗我校STEAM課程的前瞻性和配合未來科技的發展。
「元宇宙體驗活動」中,學校引入了Meta Quest 2 VR虛擬實境穿戴裝置,讓每位高小學生都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短暫的體驗,配合元宇宙入門體驗工作坊,讓學生可以製作虛擬動畫及遊戲,設計虛擬人物、編程等。
「電子學習」已在學校推行多年,教師團隊更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獲得肯定,例如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優秀STEM學校等,節目中的數學課由獲得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優秀教師選舉特選嘉許獎的賴永康助理校長任教,利用全新的納米智能電子黑板,使課堂上可以做到高互動、富趣味的活動,提高學習成效。
第三集介紹了學校的「Joyful 校園天地」和「初小編程學習」。
學校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多元發展,小息時可以參與「Joyful 校園天地」,除了可以到天台進行體育遊戲外,更可到禮堂的STEM Path玩不同的STEAM玩意和在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借閱圖書。
而「初小編程學習」方面,學校STEAM課程重視連貫性,一至六年級均會在創新教育科加入編程學習,透過運算思維的訓練,學生能有效一步一步完成任務,當天課堂由鄭愛遠助理校長任教,利用Bluebot進行不插電活動,使一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學到編程,發展學生的STEAM能力。
第四集主持陳子豐先生參與了英小主人翁舞台。
同學可自選不同的才能,在「英小主人翁舞台」時間演出,讓全體師生一同欣賞,藉此展現個人才能及培養自信。節目中出現了6C余庭謙(花式跳繩)、5K李昭詠(口琴)外,4K馮皓兒亦示範空手道的套拳和2C何晉霆演奏小提琴。
特別感謝陳子豐先生配合5C黃珞珈合唱一曲。因為時間緊迫,兩位都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練習,最後依然表演出眾,非常順利!
第五集介紹了多元活動課,學生們可以參與不同的活動,發展興趣。
主持人最後總結在學校的上課體驗,形容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結合傳統名校和生動學習,學生們特別主動,積極回答問題、參與活動。在小班教學下師生關係密切,猶如一個小家庭。
學校再次感謝電視台VIUTV邀請拍攝,亦多謝陳子豐先生和學校同學們一同積極參與學習和活動,展現Joyful校園。
「親子早會」在星期一第一節課開始之前,同學會和家長一起進行「親子早會」活動,學生與家長更可以有新遊戲,屈嘉曼校長回覆記者查詢時指,英小非常重視家校合作,要合作,必然要多加溝通,互相支持。所以英小有個夢,想家長能走入校園,與學生一同經歷校園生活,締造家長與學生互動平台。因此在英小的親子早會,家長與學生一同做運動、閱讀圖書、玩遊戲,過程中,大家一同歡呼,一同大笑,享受快樂和放鬆的時光,從而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英小作為11校網中的熱門津小,畢業生的升中成績亦可見一斑,該校上學年有九成學生獲派首志願中學,超過七成畢業生成功升讀港島區名校,包括英皇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皇仁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英華女學校、港大同學會書院。
位於上環區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自1961年創校至今超過半世紀,雖然從未搬遷校舍,但校內設施環境經定期翻新改良,絲毫沒有陳舊的感覺。圖書館內外設計走英倫風,予人典雅而富書香氣息之外,禮堂旁邊的「STEM PATH」放滿多款關於創科及AI編程的小遊戲及機械人等學習教材,程度由淺至深,方便低年級至高年級學生於小息及午膳午休時使用。校長屈嘉曼形容,學校盡量善用校園每寸空間及所有設備,讓學生「隨處學,同時學得好、學得開心」。
STEM教育可說是大勢所趨,位於中西區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自2015年起已著手STEM教育,校長和老師們提倡全民STEM,一直堅信STEM及AI是未來世界大方向,對下一代而言是必不可缺的知識。校方甚至在早期備受質疑時亦力排眾議,堅決在校實行編程和AI教育。
在本地比賽方面,學生曾在全港數一數二大型的2021ICT獎學生創新(小學組)獎獲得金獎。顏老師強調,STEM小隊內二十多個同學都有參賽機會,亦有十多個學生得獎,而不只是某一兩個出色同學才能取得成功。英小因小校緣故,一級兩班全校只有200多人,但人數少分配到每個學生資源機會就更多,志向發展STEM的學生自然更容易被老師發掘。
(星島日報報道)為增加小學課程規劃與跨課程學習的空間,最新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把彈性課時上調至兩成半。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藉彈性課時,安排學生學習自理和自主學習能力等,甚至進行親子活動。身兼《指引》專責委員會成員的新任校長屈嘉曼接受本報專訪,期望學生通過多元及生活化的學習,獲得滿足感。她亦擬以大數據形式收集學生表現,改進教學效能。
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現時利用約佔兩成半的課時,作為「可供彈性處理課時」,正是《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建議增加的水平,較其他學校以往不足兩成為多。新學年接任校長的屈嘉曼接受本報專訪指,學校一直善用彈性課時,除了分配至早會、班主任課等時間,亦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包括為低年級學生安排「自理課」,教授他們執拾上學用品、更換衣服等,每周三節「導修」課堂,則是功課輔導為主。
疫情下經常停課,大大影響學生運動參與量,小學生平均每天運動僅15分鐘。位於中西區的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為改善學生的運動情況,響應「世界盃」熱潮,舉辦「英小世界盃」,讓學生從遊戲中學習,並安排學生接觸另類運動項目 — 欖球及高爾夫球,最後邀請「包山王」香港攀石運動員黎志偉分享逆境自強的精神,從而培養積極參與運動活動,建立學生的健康身心靈。